袋式除塵器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袋式除塵器在我國被采用已經有五十的歷史。在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采用原蘇聯型式的產品,60年代前后我國有少數幾個設計研究單位在仿照美國、日本等國的脈沖型、機械回轉反吹扁袋型除塵器的基礎上開始生產自己的產品。1973年以后,國內開始出現了一批袋式除塵器的生產企業。到了80年代,一些設計院、單位和大專院校在學習、引進、消化、移植寶山鋼鐵廠從日本引進的大型反吹風布袋除塵器后,結合國內各行業的需要和生產廠一道、研制、生產了大型反吹風布袋除塵器,了分室反吹風袋式除塵器和長袋低壓脈沖袋式除塵器,每小時處理風量100萬~291萬m3,濾袋長度達10m。在80年代,大型反吹風袋式除塵器是鋼鐵行業先考慮的大容量煙氣凈化設備,但在隨后的使用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是由于其反吹清灰方式為柔性清灰方式,雖對濾袋損傷較小,但在粉塵粘性較大、濃度較高時,阻力上升較快,在外部條件下容易糊袋。進人90年代以來,隨著大型脈沖布袋除塵器的研制成功,袋式除塵器的發展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大型脈沖清灰袋式除塵器相對大型反吹清灰除塵器的大優點在于清灰效果,運行,而且還可以延長濾袋的使用壽命。
近幾年袋式除塵器的應用有逐步增多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修訂了“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標準”(GB13223-2003),排放標準嚴格,尤其是對煙氣中SO2的排放濃度加以嚴格的控制,這就迫使國內許多電廠為了降低SO2的排放量而改為燃用低硫煤,然而煙氣中的SO2正是粉塵比電阻的調質劑,SO2濃度越低,粉塵比電阻就越高。因此,燃用低硫煤后就會造成粉塵比電阻的升高,引起靜電除塵器反電暈,降低了除塵效率。
(2)在燃煤鍋爐煙氣脫硫工藝中,袋式除塵器也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形成了鍋爐脫硫除塵一體化,其脫硫效率可達5%左右。而當采用循環流化床進行爐內脫硫時,由于在爐內加人大量石灰石,導致了飛灰比電阻的升高,所以靜電除塵器要想達到較好的除塵效果,就采取措施,如增加電場數、加寬極間距及提高電場強度等,這樣顯然既增加了初投資也增加了運行費用。
(3)我國的電力構成以煤電為主,約占總發電量的80%,而我國煤炭資源分布的區域廣泛,煤炭的種類、成分、質量相差都較大。而且同臺鍋爐燃用相同煤種,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粉塵濃度也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對于有些電廠而言,燃煤鍋爐使用靜電除塵器較難達到長期、穩定的除塵效果。
(4)2000年6月1日起實施的垃圾焚燒標準中明確規定“垃圾焚燒爐的除塵設備采用袋式除塵器,以減少焚燒過程中物質的產生和排放”。此外,由于垃圾電站中的燃料多為垃圾自身,靜電除塵器對其灰粉難以收集,這就使得袋式除塵器成為較理想的選擇。
另外,我國對于微細粒子的控制已進人實施階段,目前已有PM10微細粒子的控制標準,而對于PM2.5微細粒子的控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些都了袋式除塵技術的發展。
在我國大力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實行煙塵、粉塵總量控制,一控雙達標的情況下,袋式除塵器在治理煙氣、粉塵、二氧化硫、二惡英等污染物方面正在逐步顯示出其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