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廠破碎篩分通風除塵系統設置
根據選礦廠破碎工藝流程(貯礦倉→粗碎→中碎→篩分篩下礦→粉礦倉,篩分篩上礦→細碎→篩分篩下礦→粉礦倉),在破碎各車間生產破碎及礦石轉運過程中產生粉塵的地方設置密閉罩或局部密閉罩,并進行機械排風,以的控制產塵點粉塵外逸。含塵空氣經礦山除塵器凈化后再經風機排至排氣筒高空達標排放。除塵系統工藝流程如下:
集氣罩(管)→除塵凈化設備→風機→煙囪
一、除源分析
粗碎工序是將礦石進行初步破碎成適當的粒徑的礦石,便于下一道工序(中碎)繼續破碎,在粗碎工序的顆式破碎機作業中,一方面由于顆式破碎機對礦石進行碰撞、沖擊、擠壓,引發礦石中的細顆粒粉塵與空氣混合形成粉塵;另一方面顆式破碎機作業后的下料高差大,使礦石落料沖擊后產生粉塵被誘導氣流攜帶擴散于作業環境空氣中。
中細碎工序是將礦石進行初步破碎成適當的粒徑的礦石,便于下一道工序(篩分)繼續篩選,在中細碎工序的圓錐破碎機作業中,一方面由于圓錐破碎機對礦石進行碰撞、沖擊、擠壓,引發礦石中的細顆粒粉塵與空氣混合形成粉塵;另一方面圓錐破碎機作業后的下料高差大,使礦石落料沖擊后產生粉塵被誘導氣流攜帶擴散于作業環境空氣中。
篩分工序是將原礦石分級成適當的粒徑的礦石,便于下一道工序(磨機)繼續使用,在篩分工序的振動篩作業中,一方面由于振動篩帶動礦石在篩面上的高頻振動,使礦石產生碰撞、沖擊、擠壓,引發礦石中的細顆粒粉塵與空氣混合形成粉塵;另一方面篩分作業后的篩上物和篩下物的下料高差大,使礦石落料沖擊后產生粉塵被誘導氣流攜帶擴散于作業環境空氣中。
選礦廠膠帶輸送機在輸送破碎礦石時,在皮帶落、受料點由于礦石的擠壓、沖擊及誘導氣流使大量粉塵產生。
同時物料轉運過程中的二次揚塵也是篩分廠房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各工序中產生的礦物粉塵顆粒不規則。粒徑分布不均勻,顆粒細,粉塵含量大。不同礦物的粉塵具有不同的濕潤性、黏附性、破損性、荷電性。
二、密閉罩排風設置
產塵源的密閉是通風除塵的前提,密閉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風量的利用率、風壓損失及能耗等問題,同時密閉的好與壞也直接關系到收塵效果的好壞。散發粉塵的地方,應采取密閉措施,將含塵氣體限制在局部范圍內,防止粉塵向周圍擴散,同時,也為機械除塵創造了的條件。目前破碎篩分、篩分密閉點通常為皮帶落料點、受料點、破碎機進料點、振動篩面等,因此除塵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好兩者的關系,充分了解需密閉設備的操作特點、檢修方式及頻率,做到既密封效果又、、拆卸方便又方便設備操作和維修。
(1)膠帶輸送機的皮帶受料、落料點需對膠部及膠帶受料部進行密閉罩密封。為密封效果,在密閉罩進料及出料端可采取雙層膠帶擋板密封。密閉罩和膠帶擋板采用搭扣活動連接,便于膠帶檢修。密閉罩的排風量可參照皮帶寬度和落差高度及物料性質根據設計手冊選取。
(2)顎式破碎機進料口在破碎礦石時有粉塵散發,其散發程度與給礦落差和礦石含水量等因素有關。因此,需將其進料口進行密閉罩封閉。由于顆式破碎機的顆板磨損較快,需經常更換。另外,在破碎來礦度過大時,需要進行人工操作。因此,破碎機除塵器的密閉罩應便于拆卸。密閉罩的排風量可參照同類工藝或設備型號及物料性質根據設計手冊選取。
(3)圓錐破碎機進料口在破碎礦石時有粉塵散發,因此,需將其進料口進行密閉罩封閉。圓錐破碎及一般采用鋼板、帆布或膠皮進行密閉。圓錐破碎機進料口經常需要進入內部檢修。礦石含泥較多時,進料口有可能堵塞。因此,密閉罩應便于拆卸。密閉罩的排風量可參照同類工藝或設備型號及物料性質根據設計手冊選取。
(4)振動篩的密閉形式應根據篩子的規格大小和操作方式來決定,一般可分為局部密閉罩和整體密閉罩。局部密閉罩,既振動篩未全部罩上,振動篩和密閉罩及漏斗之間采取帆布或膠皮軟接,前面設有大門,供檢修和操作用。整體密閉罩就是將振動篩全部密閉在罩內,前方設有前面設有大門,供檢修和操作用。這種密閉罩形式比較嚴密,但消耗材料較多。上述兩種密閉罩形式基木都能滿足選礦廠要求。密閉罩內排風量根據給礦高差,物料粒徑,含水量及篩面大小的不同按每平米篩面排風量900~1500m3/h選取。
(5)吸風罩設計,為了提高排風吸塵效果和減少系統風量,應采取措施,防止粉塵擴散,并使吸風罩盡量接近粉塵擴散區域,吸風罩的排風管應設置在粉塵擴散區的中心。罩口斷面風速根據物料的比重、粒徑及含水量等因素進行選擇:粗碎物料2~3米/秒;中、細碎物料1~2米/秒;小、細粉料<1米/秒。確定適當的吸塵風速,有利于捕集粉塵,又不至于吸入顆粒較大的粉塵沉降在風管中,堵塞管道,影響除塵效果。